学校坚持将教材建设作为推进“三教”改革的重要基础,以优质教材建设及培育管理为出发点,通过广泛开展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开发、立项及推广应用,强化产教融合和校企联合开发,充分发挥教材在铸魂育人、培育特色的重要作用,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。
把好方向,抓实顶层设计。提高政治站位,牢牢把握教材建设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。成立校级教材建设委员会以及校、院、专业三级教材编写建设工作小组,统筹指导学校教材建设、编写、选用和审核工作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,在教材编写、选用、优秀教材申报、立项建设等工作方面建章立制,形成教材编写和选用的“校—院—专业”三级审核管理体系,突出问题导向,坚持建管结合、以管促建,建立健全具有“四梁八柱”性质的教材管理制度体系。制定校级、省级、国家级优质教材专项扶持培育计划,制定印发《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教材管理办法》《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新形态教材建设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明确教材编写、修订、审核、选用、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,解决好教材“谁来管、管什么、怎么管”的问题,为全校优质教材打造把好方向、明确路径。
做好谋划,抓实精品培育。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,紧跟产业发展和职业技能需求,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,制定优势教材建设规划。建立国家、省级、校级教材培育体系,实行逐级遴选、分类培育、闭环管理的教材建设与管理流程。每年开展校级优质教材立项建设,聚焦行业标准教材、职业岗位教材、人才培养急需教材、新形态教材等方面,强化专家评审、名师指导、动态管理和应用推广,加快推进精品教材、规划教材培育出版。2019年以来,学校围绕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公共课程,遴选立项校级优质教材78部,培育“十四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、省级规划教材18部的丰硕成果。
强化协同,抓实教材融通。将产教融合作为教材建设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手段,积极探索学校骨干教师、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骨干、教研机构课程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元合作教材开发模式。深度对接行业、企业标准,融通“岗课赛证”编制教材内容,发挥现代学徒制、1+X证书制度试点等实质性校企合作项目的带动作用,将项目成果和经验不断融入教材建设,把产业新业态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纳入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。注重产业案例和企业项目的融入,充分体现产业发展趋势、企业岗位需求、典型工作任务流程、具体操作规范等内容,实施“教材+思政”“教材+数智技术”“教材+特色资源”等多维度创新,注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及专业技术积累,并将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融入教材内容中。建立呈现形式丰富,内容及时更新的教材编修机制。
建好平台,抓实立体化开发。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和“互联网+职业教育”发展需求,立足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,打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,以项目、任务、模块为载体,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和数字技术,并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技术优势,形成“互联网+”新形态立体化教材,加强了教材开发的立体性,提高了教材使用的时效性,全方位地为教学服务。2019-2023连续五年全校共建设新形态教材306本,从专业课程教材到公共基础课程教材,从理论课程教材到实操实训课程教材,新形态编写教材几乎涵盖了全校文史理工医卫所有专业,编写教材覆盖面广,从中产生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精品教材,形成了教师积极参与、教材及时更新、教法不断创新的“三教”改革新局面,促成了一批国家级、省级规划教材,充分发挥教材在课程建设、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。